千万人陪抗战老兵重回“少年时代”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一则流传于朋友圈的H5,引发了网友广泛参与:一个陈旧铁盒内,装满了抗战老兵的黑白照片,拨动时间指针后,照片复原至彩色,一段唤醒尘封的记忆就此唤醒,老兵们的战火生平浮现眼前。
这是国防军事频道新媒体“央视军事”联合腾讯光子工作室《和平精英》推出“敬不朽-英雄记忆永不褪色”互动活动。光影流转中,用户拾起了属于老兵的记忆“痕迹”,回溯了一段光荣岁月。截止今日,页面浏览量已破千万,网友们纷纷表示,“英雄需要被更多人铭记。”
有些故事,值得被记住
爆款项目背后其实是一份关于记忆的故事。
“一个团只剩我一个人了,我死了就没有人记住他们了。”《和平精英》公益项目工作人员赵帅文至今记得老兵的这句话。
如何更好地给玩家呈现老兵故事,是过去几个月赵帅文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再晚几年,可能都没有做的机会了。”赵帅文和笔者分享了一组数据,如今的抗战老兵,仅剩下不到1万。并且,该数字正以每年左右的频率下降,并终将归零。而在册者的平均年龄,也已达98岁。
与此同时,身为一款以战术竞技为题材的游戏,《和平精英》本身的“特种兵”情结,也与老兵题材“一拍即合”:老兵是当之无愧的“和平精英”,而当下的年轻人们也在游戏中感受军事竞赛,化身一个个“和平精英”,为守护和平而战。
“可以做一次两代‘和平精英’的会面。”赵帅文想。让年轻人于游戏中,致敬老兵,铭记历史,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
而选择以“记忆”作为呈现形式,则是因为它承载的不仅是历史光环,也有老兵的期待。
《和平精英》团队通过腾讯公益找到了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双方就纪念老兵的形式展开讨论。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君君表示,比起物质支持,老兵们更渴望的,是将“记忆”留在世上。
很多老兵虽然年龄大了,但一说到当年的情景,依旧会激动、条理清晰,有些画面描述,甚至生动如电影。百岁老兵黄海潮,对战时情形历历在目:堆了多高的麻包、洞口有几个日本兵巡逻,他能够还原地一清二楚。
“日本兵在后岩口堆了很高的麻包,有两三米高,那麻包是滑的,爬上去又掉下来,爬上去又掉下来。我看到三个日本兵在洞口巡逻,趁机爬上去,突然听到洞里炸响了三声,后来才知道是三颗毒气弹。”黄海潮回忆说,后来他跌到洞外,把肋骨摔断了,拖着被炸伤的双腿跳进水塘,方才保住一命。
“我不吃饭,你听我讲”是,一位老兵对想给其做饭的演员的请求。老兵们希望他们的故事能化作一颗颗恒星,闪烁于星空之中。
一个事实也加速了“守护记忆”的紧迫性:记忆被年岁侵蚀,抑或卧病在床无力表达,已成为在世老兵中的常态。
曾参与过年南京日军投降签字仪式会场警戒工作的赵振英老人,便因患有健忘症,再无缘战时记忆。“日本人在哪投降的?”“北京。”拍摄赵老的纪录片时,一句回答,令故事止步于开头。
他们其实并不缺少衣食,但是害怕被遗忘。赵帅文明白,属于这群跨世纪老兵的“记忆池”,正逐渐干涸。虽拦不住太阳下山,但他们还是想和时间赛跑一下,为世纪英雄们留下永恒的纪念。
拨动指针,修复老兵照片
声光影,让故事更动人
赵帅文和伙伴们一直在思索,什么样的形式,能让玩家不只是记忆的“观看者”,更是“守护者”。
游戏内活动海报
“如果做历史硬场景的设计,无论怎么模拟,都无法完全的还原。”《和平精英》的公益团队想,无法再现场景,便无法引起足够的共鸣。思考再三后,他们决定启用一种温和“致敬”的方式:在游戏内放入纪念碑,当玩家来到出生岛后,可以仰望山顶书写着“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纪念碑。同时,还可在游戏对局中采集白菊花,向纪念碑献上花束,表达对英雄的敬意。
玩家自发与纪念碑合影留念
这样一份有仪式感的设计则源于赵帅文在南京念书时,时常经历的全城鸣笛场景。“每次听都非常震撼,整个城市的人仿佛都停下了。”赵帅文表示。
《和平精英》与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的合作,始于年。当时的主题是“助养”。游戏内的活动短短3天,便募集23万善款,改善了老兵的物质生活。除此之外,活动也收到了来自年轻人的正向回馈。与君君合作过的艺人后援会管理者,在游戏内发现基金会的宣传后,曾截图表示,“原来我们不只是在玩游戏,也有参与帮助老兵。”
而今年的合作,双方则更多落脚于精神层面,做起了故事的“传递者”。从肃穆仰望、碑前致敬、到联合制作的宣传片,集声、光、影于一体的丰富展现形式,将年轻人与革命先辈的精神紧紧相连,在游戏中致敬英雄、重温历史,激发守护现世和平的使命感。
“这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是传递公益正能量、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阵地”。”君君表示。一方面,年轻人对英雄老兵的故事是感兴趣的,只是年代相隔太久,缺少直观的了解渠道。另一方面,抗战精神也需要年轻人来继承、传递。
“青少年对抗战历史的认知,一定程度上承载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君君表示。守护记忆的任务,正通过《和平精英》,传递给更多年轻人。
除“守护”外,年轻玩家与老兵之间,也逐渐串联起一座情感的桥梁。
#一起致敬抗战老兵#微博话题是本次活动中的另一重要部分。这些年轻人对老兵的微博留言寄语,会做成实体纪念册亲手送给老兵。
希望老兵们感受年轻人的暖意:时代并没有忘记你们,我们会永远记得为我们换取来之不易的和平时代的英雄们,传颂你们的故事。
H5中呈现的修复版老兵照片,工作人员已打印出实体,即将送到老兵手上
可以看到,《和平精英》通过轻松直接的内容表达,让公益信息在年轻群体之间形成了快速传播和深度认同,游戏与公益产生了强强联合的效果,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游戏赋能公益,凝聚向善力量
如今,游戏开发者们正在努力突破“次元”界限,用技术与创意赋能公益、反哺社会,向年轻群体传递正能量与价值观。
而诸如《和平精英》一类的游戏,因拥有庞大DAU基础,在年轻玩家群里中有着不俗影响力,是公益路上不可或缺的媒介窗口。
本次“和平记忆”系列公益活动,只是《和平精英》长线公益计划“4PEACE”的第一个脚印。作为手游领域首个推出长线公益计划的产品,《和平精英》希望向公益主题“凝聚微光,守护和平”表达的那样——可以向数以亿计的年轻用户传递一种理念:如果把每个人代表善意的“微光”凝聚起来,便可为现实社会守护一份和平。
《和平精英》强大的IP优势和庞大的年轻玩家群体让这份梦想照进现实:《和平精英》联手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新媒体,以互动小游戏问答形式科普禁毒知识,为年轻人的守法意识保驾护航;与新华社快手号合作,在重庆彭水自治县开展扶贫直播,利用流量优势,让同样的农产品2小时的带货额度达到过去一年的3倍,为“脱贫”助力……凝聚每一份微光,成就一件大的好事,这是《和平精英》践行社会责任的方式,更是数以千万计年轻玩家的表达和传递善意的窗口。
多元化公益场景渗透则是《和平精英》思索的另一件事。它希望充分发挥声光影技术优势、赋能不同场景,灵活讲好真实故事,让玩家产生更多情感共鸣、更多身体力行的参与,让公益更“深入人心”。
“希望能够长期地坚持把公益做下去,践行‘科技向善’的使命,成为一个有担当的正能量游戏”。在《和平精英》团队看来,未来,将会有更多公益活动落地,形成《和平精英》特有的正向圈层文化,希望能凝聚更多的力量,为社会赋能,链接,创造。
“用户为本,科技向善”是腾讯的使命愿景,也是国内互联网大厂们的底层价值观。他们正用技术推动中国的公益事业散发更多的人文温度,也助力了公益逐步走向深度、长线和可持续发展。
纪念册正在制作的路上,想必老兵翻开的一刻,心中会涌起阵阵暖意。未来,因为承载着这些年轻人的记忆,他们也将屹立于汹涌的岁月长河中,亘古流芳。
推荐阅读
▼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的背后:阅卷组长频繁到各地讲座、出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